海上新广东·新粮仓图集
蔚蓝海面上,钢铁平台如巨人般巍然屹立。东新台风来临前,粮仓“湛农1号”工作人员正抢抓时间投放饲料,图集18根深入海床的海上桩柱让这座投资3300万元的海洋牧场曾成功抵御17级超强台风。不远处,新广“海威2号”的东新三万立方米水体中,鳘鱼、粮仓军曹鱼等高端鱼群悠然游弋;珠海万山群岛畔,图集“格盛1号”刚刚完成首批章红鱼收获,10万斤优质海鱼跃上大湾区餐桌。

“湛农1号”是全国首个自主升降海洋牧场平台。(柯学潜 摄)

“格盛1号”2025年完成首季试养,收获章红鱼超10万斤。(黄坚文 摄)

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平台“海威2号”一年四季鱼获不断。(蓝东旭 摄)
广东的目光早已越过近岸浅滩,投向浩瀚深蓝。6517个重力式深水网箱、15座桁架类智能网箱星罗棋布,构建起全国最大的深远海养殖矩阵。在阳江青洲岛,“风机导管架+养殖网箱”一体化装备开创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立体开发模式;湛江湾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成功培育出30万尾硇洲族大黄鱼苗,为深海养殖注入“种业芯片”。

湛江深海网箱养殖优势产区产业园。(视觉中国供图)

“海洋牧场+海上⻛电”是阳江的重要探索。(视觉中国供图)

开渔季,湛江渔人码头热闹非凡,鱼获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蓝东旭 摄)

虾蟹肥美,让人垂涎三尺。(吴秒衡 摄)
在阳西县沙扒镇的“海洋种苗硅谷”,7200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车间内,9000尾亲鱼每年孕育520亿尾鱼苗。这里打破自然束缚,实现四季产卵,让“看天吃饭”成为历史。2024年,广东海水鱼苗产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67.96亿尾鱼苗游向万里海疆。

每年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都会展出许多水产新品。(吴秒衡 摄)
产业链条持续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在珠海斗门的预制菜产业园,先进的液氮速冻技术高效锁鲜,将鲜活海鱼转化为多种即烹美味,显著延长保质期,打通了从海洋到家庭的便捷通道;惠州双月湾的渔民们也借助电商直播,将地方特色的金鮸鱼加工成系列热销产品,带动销售额大幅增长。“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效应不断凸显,推动水产品溢价能力整体提升,粤字号渔鲜正以更高品质走向全国市场。

创新预制菜让菠萝和金鲳鱼碰撞出新的火花。(李睦宇 摄)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领跑全国。4100公里海岸线上,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超百个,形成集种业研发、装备制造、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这片蔚蓝海域正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要地,书写着“向海要粮”的崭新史诗。

一座座海上粮仓,犹如灯塔屹立于茫茫大海。(柯学潜 摄)
碧波万顷间,一座座钢铁平台犹如海上灯塔,照亮了现代渔业的发展之路。广东以科技为楫、以创新为帆,在浩瀚南海耕牧深蓝,为中国人端稳“海鲜碗”注入强劲动能。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嘉镓
相关文章
掌上梅州讯“面团要揉到光滑不粘手,包馅时记得把口捏紧。”9月20日,在诸所,糕点老师手把手向35名梅州日报小记者俱乐部会员传授青团制作技巧,《非遗技艺体验工坊》主题活动在此开展。活动现场,翠绿的艾草汁2025-10-24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记者林红梅)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颁布了涉及潜水救捞和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和材料等60个行业团体标准,填补了我国涉海涉水领域团体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第三届理事长宋家2025-10-24
7月2日,岭南师范学院“岭南创写突击队”在徐闻放坡村创意写作基地召开改稿会。会议邀请徐闻作家协会和徐闻乡土文化研究会专家学者为参会队员的创作“把脉问诊”,助力他们用文字讲好“徐闻故事”。会议中,专家学2025-10-24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经过多年持续整治,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为之一振。但越是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越容易滋生麻痹思想、懈怠情绪。倘若此时“歇歇脚”“松松劲”,之2025-10-24
掌上梅州讯 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受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影响,23至24日,我市南部丰顺、五华、兴宁南部、梅县南部和大埔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累积雨量80-120毫米,局部250-300毫2025-10-24
编者按:当晨光漫过城市的街巷,新青年的故事正在时光里悄然生长。这里有90后孙海,以双手为笔,在“泡泡造物所”编织手作的浪漫,让传统工艺在创意里重焕生机;有同代的崔颖,于咖啡香气中构筑独立空间,用一杯杯2025-10-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