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绿色空调”潜力?中大团队为全球造林“导航”
未来植树造林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绿色空调北京时间8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覃章才教授团队联合多国科学家的何发挥潜研究成果。研究首次量化了全球森林恢复过程中地下土壤的力中固碳能力,并开创性地整合生态、大团队为导航气候和政策三个关键因素,全球重新定义了造林缓解气候变化的造林潜力,为未来全球造林提供了“导航”。绿色空调

覃章才(右一)带领学生在奥地利参加会议,右二为第一作者王艺杰。力中
为给地球“降温”,大团队为导航全球亟需减排二氧化碳并增强生态系统的全球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森林作为天然的造林“吸碳器”,是绿色空调调节气候不可或缺的“绿色空调”,而植树造林也被认为是何发挥潜极具成本效应的自然气候方案之一。但关键问题在于:未来造林潜力究竟如何?力中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对未来植树造林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存在巨大分歧,低值不足30亿吨/年,高值超过300亿吨/年。争议主要卡在两个难点上,一方面植被固碳能力相对明确,但土壤的碳变化还很难算清;另一方面,全球适合造林的土地面积估算也相差10倍。”覃章才介绍,“更关键的是,各国造林承诺与执行意愿的显著差异长期被忽视。”
覃章才团队通过多年收集全球稀缺土壤数据,成功开发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量化造林土壤碳变化,并利用国际合作优势,结合已有植被碳估算,研发出能监测植被和土壤碳变化的“全能检测仪”。团队还通盘考虑国际前沿有关植树造林的环境和社会经济约束,如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地表增温、国家承诺等,从土地的可持续“供给”和国家的政策“需求”两个维度,重新打造了未来森林恢复的“导航地图”。
研究指出,全球仍有巨大的造林潜力,有望实现每年最多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吸收。但在综合考虑土地可持续和国家意愿后,这一潜力会降低到每年15亿吨,造林的实际减排潜力远远低于预期,存在“纸上谈兵”带来的气候风险。
“各国的植树造林承诺与土地的潜力存在极大的错位:有土地潜力的国家所做出的承诺相对较少,而承诺较多的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国家,却缺少足够的土地和其他资源来支撑其造林意愿。”覃章才说,“我们提出了一个未来全球植树造林的奥林匹克目标——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希望为全球气候变化合作,厘清各国森林资源的不对称和南北国家的权责失衡等问题提供一定科学参考。”
《科学》杂志编辑认为这一研究全盘考虑多种要素,提供了“更真实”的气候效应评估。“全球碳计划”负责人、澳大利亚Pep Canadell院士撰文对论文进行了全面解析。接下来,覃章才团队将充分发挥国际合作优势,开展能源、自然与碳中和交叉领域的研究,着眼于探究具有可行性的自然气候方案。
据悉,该项研究由中山大学牵头完成,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博士生王艺杰为第一作者,覃章才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孙文娟、张稳、李婷婷,北京大学教授袁文平、博士生徐浩,厦门大学教授朱旭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岳超、美国自然保护协会科学家Susan Cook-Patton、法国原子能中心气候与环境研究室教授Philippe Ciais、英国阿伯丁大学教授Pete Smith,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教授Josep Canadell等在研究中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山大学博士生朱娅坤、邓小鹏、许逸凡也参与了研究工作。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6001, 42141020)、广东省科技项目(2024B1212070012)等支持。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单燕
通讯员 郑钰
相关文章
掌上梅州讯记者获悉,近日,《梅州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印发,聚焦高价值发明专利的五大统计范畴,以提升专利产业化水平为主线,通过全链条政策协同促进专2025-10-24
记者从国铁广州局和广东铁投集团了解到,8月28日,首趟检测列车从新兴南站开往湛江北站,标志着广湛高铁新兴南至湛江北段联调联试工作正式启动,为该线路如期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广湛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2025-10-24
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该成果8月27日晚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6G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2025-10-24
人才要显贵,工具基础,技能就不基础!技能人才,手握的不仅是工具,更是传承与创新的密钥;挑战的不仅是自我技艺的极限,更是产业未来的天花板。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2025年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2025-10-24
掌上梅州讯近日,广东诸事成农牧有限公司一批120头供港澳活猪顺利完成远程检疫监装作业,标志着梅州供港澳活猪远程视频查检新模式正式启动。通过高清实时视频和语音交互技术,海关关员在短短1小时便完成了全部检2025-10-24
百名市民“走进生态珠海”,实地感受“美丽中国”珠海实践建设成果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8月28日下午,百名市民跟随“走进生态珠海”活动,参观“美丽中国”珠海实践建设成果。活动由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广东省珠海生态环境监测站、中海油珠海天然气发2025-10-24

最新评论